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源

凡卡教学设计

时间:2025-08-07 07:26:08
凡卡教学设计[本文共13725字]

《凡卡》教学设计

【学习目标】

1、 阅读课文,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,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,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;

2、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、叙述与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;

3、学习本课生字;

4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【学习重难点】

1、阅读课文,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,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,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;

2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。

【课时安排】

两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〖学习目标〗

1、 阅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,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;

2、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;

3、 弄清文中叙述、信、凡卡的回忆三个部分的内容,理清课文条理。

〖学具准备〗

生字新词小黑板

〖学习过程〗

一、创设情境,质疑自探

1、揭示课题

2、板书:

凡卡作者:俄契诃夫

3、简介旧俄时代沙皇统治的黑暗及作者创作的材料来源──作者的父亲开杂货点店,作者经常看到店里的西欧啊学徒受虐待。

二、分组学习,合作交流

1、自由读课文,自学生字新词。

2、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。

3、思考:

⑴ 凡卡是干什么的?

⑵ 他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?

⑶ 把写信的内容划出来。

三、精讲点拨,巩固训练

1、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:

⑴部分生字的读音需要强调:

摩平、别墅、楦头、揪着

⑵将文中的人名读通顺,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。 2、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:

小崽子祷告礼拜

3、围绕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你懂得了什么?

4、再读课文,理清文章脉络

课文围绕“凡卡写信”这件事,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,可分为三个部分:

第一部分(1~2):准备写信;

第二部分(3~15):写信过程;

第三部分(16~21):写信后。

5、学习课文第一部分

(1)、指名读1、2节,正音。

(2)、引导自学1、2节:

⑴认真观察图投影。

⑵图文对照,思考:

凡卡是什么时间、什么环境下给爷爷写信的?他当时的心情怎样?画出有关词语,完成板书,体会作者对细节的描写。

时间:圣诞节的前夜。

准备写信:环境:昏暗的神像、满架的楦头。

神情:担心、叹气。

(3)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。

四、检测反馈,拓展运用

阅读《同步拓展阅读》

第二课时

〖学习目标〗

1.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。
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了解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,感受他的内心世界。

3.理解课文内容,理清课文脉络,了解文章将作者叙述、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。

〖学具准备〗

幻灯片

〖学习过程〗

(课前板书课题和作者)

一、创设情境,质疑自探

1、回忆凡卡写的信的内容。

2、用一个词语形容凡卡的学徒生活。

二、分组学习,合作交流

阅读体会凡卡悲惨的现实生活,感受他的内心世界,练习有感情地朗读

1.师:在鞋匠家凡卡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认真默读凡卡写的信,想想,读到自己感到心疼,难过,愤怒,疑惑的地方,然后带着这种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词句进行批注。

投影出示:

我读到________感到________(难过、愤怒、疑惑……)。

2.小组内交流感受。

三、精讲点拨,巩固训练。

(一)、全班交流。

(学生结合课文内容,自由(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.)谈感受,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,灵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,并相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。)

1、 引导学生体会老板和老板娘的动作,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。

2、 引导学生质疑:“在鞋匠家做学徒为什么没有鞋穿?”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凡卡求爷爷的带他回家的一段话。

3、……

4.师:你的朗读传递着凡卡想回家的心情,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凡卡在鞋匠家的处境吗?

师:是啊,无依无靠、无人倾诉,他只有把苦闷压在心里,结合凡卡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填写一下这首小诗。

出示:

在鞋匠的家里,

他却没有鞋穿。

他忍受_________,

忍受_________,

忍受_________,

但他仅仅只有九岁。

热闹的莫斯科,有那么多人,

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
繁华的莫斯科,有那么多东西,

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。

在这_________的圣诞节前夜,

我听见。

我知道,

他想。

学生填诗.

(二)、阅读凡卡的回忆,进一步感受凡卡的内心世界,练习有感情地朗读

1.默读凡卡回忆的内容,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快乐。学生感情读相关段落。

师:是啊,圣诞节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充满希望,充满祥和的,但是没人和凡卡说话,这一切繁华和热闹都不属于凡卡,在这冰冷的圣诞节我们听到凡卡那声声的叹息,他想念亲人,想念乡下,家里都有什么呢?

引导学生默读凡卡回忆的内容,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和快乐。

2.朗读描写乡下景色的一段话,感受作者诗一样的语言。

师:这一段文字越读越觉得美,就象诗一样,老师把它写成了诗歌的形式,谁愿意再读一读。

空气纹丝不动

清澈新鲜

夜色黑暗

整个村子以及村里的白房顶

烟囱里冒出来一缕缕烟子

披着重霜而变成银白色的树木、雪堆

……此处隐藏10862个字……吗?这样快乐的生活过得上吗?这样暖暖的亲情享受得到吗?

凡卡的遭遇是悲惨的,可我不明白,作者为什么写上这样快乐的情景?(形成鲜明对比,反衬出??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。)

但是:我们看看关于对爷爷生活的描写可以看出,乡下的生活是真是幸福的吗? 学生结全前文说说。

师:乡下的生活同样是苦,为什么凡卡还是乞求爷爷把他接回去呢?生说。。。 虽然乡下生活是苦的,可是比起城市学徒生活却是那样的美好。

相信同学们都愿意给予凡卡无限的同情,无限的祝愿。但是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?

生:不能,因为凡卡没有贴邮票。

师:没有邮票,爷爷收不到信。

生:因为,他只写了乡下爷爷收,乡下那么大,往哪寄呀?

师:没有详细的地址,爷爷也收不到信。就算爷爷收到了信,他的命运会不会改变?(情感教育)

师:是啊,无论在城市还是乡下,凡卡只能过那悲惨的生活,因为,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。无数农民生活极其困难,他们纷纷涌向城市,寻求生计,在那里,他们受尽剥削之苦,他们在疾病,疲劳,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。这个时候,千千万万像凡卡一样的孩子生活无着落。可是这些凡卡知道吗?

师:我们都知道,只有小凡卡自己不知道他还做起了甜美的梦——大家轻轻地读,不要吵醒他的美梦了。

生读:过了一个钟头,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,炕上坐着他的爷爷,搭拉着两条腿,正在念他的信??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,摇着尾巴??

师:同学们,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,可是梦醒后等待他的依旧是什么:生答

四、 总结

凡卡的梦看起来是美好的,我们却读出了心酸,读出了沉重。这个梦似喜实悲,暗示了凡卡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,终究只能过悲惨的生活。暗示着凡卡的心愿只能是一个幻想。

五、替文章写一个结局。

第五篇:凡卡教学设计

凡卡

建瓯芝山小学翁贤英

教学目标: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,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。

2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,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,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。

3、领悟文章运用对比、反衬等表达方法。

教学难点:

1、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,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。

2、领悟文章运用对比、反衬等表达方法。

教学准备:

教师:制作ppt

学生:课前裸读,独立自学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引入课堂

1、(出示主题图:凡卡)同学们,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我们认识了世界小说 之王契诃夫笔下的凡卡,透过这幅图,我们也知道了凡卡是在——(生说:给乡下的爷爷写信,让爷爷来接他回家。)

2、文中直接写凡卡求爷爷接他乡下的句子都有哪些?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, 找出这些句子。(出示句子)

二、出示学习目标,明确学习方向

1、出示本课学习目标:

(1)、深入理解课文 ,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。

(2)、领悟文章表达方法,感受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向往,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。

2、请同学读学习目标

三、走近凡卡,体会“悲惨生活”

1、找出直接写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状况的句子。(出示: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,连狗都不如。)

2、聚焦问题,小组合作

(1)出示合作学习要求:

找出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语段,把最震撼你心灵的地方、最让你感到满腹悲哀的地方读给组员听,并谈谈感受。

(2)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交流

3、展示反馈,全班交流

预设交流过程:

(1)“老板揪着我的头发,把我拖到院子里,拿皮带揍了我一顿。”——

这位老板简直没有人性,竟然折磨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。

(2)吃的呢,简直没有。早晨吃一点儿面包,午饭是稀粥,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;至于菜啦,茶啦,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。——凡卡不仅挨毒打还常吃不饱,难怪他说自己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。

(3)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,我从尾巴上弄起,她就捞起那条青鱼,拿鱼嘴直戳我的脸。——老板娘太可恨了,即使是一条狗也不能这样对待呀,何况是一个人呢!

??

根据学生的回答,创设情境,指导朗读——“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,连狗都不如”。

四、回忆“美好”的乡村生活

过渡:痛苦的生活他一天也无法忍受,他的思绪早已回到那乡村,那是怎样的乡村生活,咱们一起去看看。

1、出示合作学习要求:

找出凡卡回忆部分,把深深触动你心弦的地方读给小组听,并谈谈感受。

2、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交流

3、展示反馈,全班交流

预设交流过程:

(1)天气真好,晴朗,一丝风也没有,干冷干冷的。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,可是整个村子——白房顶啦,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,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,雪堆啦,全看得见。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,天河显得很清楚,仿佛为了过节,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??——体会乡村的宁静、优美、柔和的夜晚,体会凡卡的快乐心情,并从中悟出作者对比的写法。

(2)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,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,他冻得缩成一团,耸着肩膀??——明白乡下生活再苦,凡卡也愿意在乡下生活,从中更加反衬出凡卡城市学徒生活的悲惨。

??

五、课堂小结,延伸课堂

1、是啊,不管是乡下夜景、爷爷守夜、砍圣诞树,这些都像一首诗,更像一首歌,可他却远离家乡,远离亲人,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。难怪凡卡想念家

乡,难怪他如此苦苦地哀求——(音乐)出示求爷爷的句子,全班感情朗读。

2、那么爷爷会来带他回乡下吗?这封信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?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。

六、作业

1、继续学习《凡卡》,有感情朗读课文 。

2、思考:这封信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?体会以“梦”作为结尾的写法。

板书:

学徒生活

挨打

挨饿

挨困

(悲惨)

凡卡对比反衬 乡村生活爷爷守夜乡村夜景砍圣诞树(快乐)

推荐更多范文:

《凡卡》教学设计及课件

凡卡教学设计

《凡卡》教学设计1

凡卡教学设计

凡卡教学设计

《凡卡教学设计[本文共13725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